4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70個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房價格,價格上漲的城市有62個,這也是2014年1月以來首次出現62個城市全面上漲的狀況。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解釋,盡管絕大多數城市房價環比都出現上漲,但城市間漲幅差異仍然較大,上漲過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其房價漲幅遠高于其他城市,其余二、三線城市房價走勢相對平穩。
樓市的熱度也如是表現在土地市場上,同日,國土部下屬的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發布全國105個城市一季度的地價數據,一季度,住宅地價環比上漲的城市超過7成,同比上漲的城市超8成。
談及地價上漲的原因,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地價所所長趙松解釋,樓市去庫存措施以及住房市場的“量價齊漲”對地價的上漲具有明顯的助推作用。
另一方面,趙松稱,貨幣政策寬松、社會融資規模和信貸擴張也為地價上漲提供了流動性。再加上經濟開局各項基礎設施完善以及全國供地減少等原因,都助推了一季度的地價上漲。
樓市熱度轉向三線城市
劉建偉介紹,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綜合平均漲幅均明顯擴大,分別比上月擴大0.6和1.2個百分點。
這也是70城房價在2015年5月份止跌反彈后,連續11個月持續上漲,且3月份的增幅為近11個月的最大。
同比來看,也是2015年12月份首次出現同比正增長后,連續第4個月同比增長。
雖然樓市在3月呈現“由點及面”的大范圍上漲,但一二線城市的上漲成績尤為明顯。
劉建偉稱,盡管絕大多數城市房價環比都出現上漲,但城市間漲幅差異仍然較大,上漲過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其房價漲幅遠高于其他城市,其余二、三線城市房價走勢相對平穩。
其中,一線城市的房價增幅最大、市場最亢奮,從一線城市的3月房價的環比增幅來看,創下2011年以來的月度最高水平。
二線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方面,廈門、合肥分別以環比漲幅5.4%、4.6%領漲全國。
而二手住宅價格的領漲者則是合肥,環比漲幅高達9.3%,北京(6.3%)、上海(6.2%)、廈門(4.9%)緊隨其后。深圳的二手住宅價格環比漲幅為4.7%,排名第五。
北京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介紹,從3月份的市場數據來看,樓市熱度已經完成從一線到二線城市傳導的過程,并開始轉向三線城市。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三線城市在此前不漲不跌的基礎上,3月份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上漲。照此來看,張大偉稱,三線城市房價繼續下跌的可能性已不大。
后市面臨調整壓力?
住房市場的“量價齊漲”也助推了土地市場的熱度,根據國土部的數據,一季度,住宅地價環比上漲的城市超過7成,同比上漲的城市超8成。
其中,深圳、上海等10個城市的地價增速超過10%。
不少業內人士在受訪時表示,3月樓市的“量價齊升”或成為年內最大的狂歡,后續市場面臨挑戰壓力。
回調一個原因是,此前上漲的重點城市正在迎來調控,以滬深為例,3月底,上海、深圳接連出臺包括限購在內的樓市升級版措施。
根據張大偉掌握的數據,滬深的先行指標已經持續大幅回落,3月末兩地的中原報價指數均跌破50%,即報價下跌房源已經超過上漲房源。政策的短期效應已見,市場將逐步進入調整。一線城市收緊政策將約束房價漲幅。
嚴躍進表示,二線城市3月房價指標強勢,一方面也和一線城市管控升級后部分購房需求導入到二線城市有關。后續的房價管控思路或在部分二線城市中強化。
趙松亦認為,前期房地產政策顯現,但不夠理想,一線城市市場熱度上升明顯,改善有限。后續熱度城市將收緊房地產調控,收緊政策有利于平抑異常波動,促進住宅地價漲幅回穩。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趙松建議,行政決策部門需審慎調控,避免應急型調控帶來的市場短期的劇烈波動,也需要深入研究政策的外溢效益和系統化影響,提高差別化調控的科學性